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董事长武华太有些无奈。
上世纪80年代,郝鹏俊调到了县里工作。随后,临汾市纪委介入,将郝继续双规,并成立了联合调查组。
1987年任蒲县煤管局副局长,1991年蒲县组建地矿局,郝鹏俊出任局长。据称,郝鹏俊为人低调。据蒲县纪委一官员介绍,当地修路、建学校乃至市政工程,经常要求煤老板捐款。郝鹏俊的律师夏霖提出,逃税罪属于单位犯罪,同一罪名重复处罚三名被告人,没有法律依据,并认为案件存在一些程序问题等。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蒲县共有250多家有证煤矿,而无证煤矿也有200多家。
他与郝鹏俊是蒲县同一批干部,孔宪民称两人私交很好。这名负责人认为,如果郝鹏俊以及煤矿其他人员不到北京太原四处活动,可能会被罚款拘留了事。为了提高应急能力,淮矿集团铁运处还专门成立了15人的临时防汛抢险突击队,一旦接到调运通知,工作人员可在半小时内紧急上岗,随时完成防汛任务。
防汛物资装车后,可在两个小时之内到达矿区铁路任何一处防汛一线同时,含春矿直属机关、采掘、机电、井运4个党支部成立了一支由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党员防汛突击队。笔者来到淮矿集团铁运处防汛物资储备仓库时,工作人员正在对库存物资进行维护保养。成立了由矿长直接负责的领导组,安排矿领导、部门负责人24小时值班。
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要求积极做好防洪救灾物资储备。该矿组织生产技术人员对正在施工的作业点进行全面论证,分管技术员、安全员深入现场,加强巡查,要求发现异常必须先撤人,做到有疑先停、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并要求巡查人员加大对周边巡查、摸底力度,及时发现积水区。
目前,淮矿集团铁运处共储备编织袋、草袋7000多条,雨衣、雨靴1230套,防洪桩、铁锨、扁担4400个,其他各类防汛抢险必备材料2万多件(套)。为了提高应急能力,淮矿集团铁运处还专门成立了15人的临时防汛抢险突击队,一旦接到调运通知,工作人员可在半小时内紧急上岗,随时完成防汛任务。防汛物资装车后,可在两个小时之内到达矿区铁路任何一处防汛一线。该矿要求,矿测量技术员近期加强对矿井水文地质特征的动态跟踪分析,技术员在每日上午进行填补图测后,当日下午就必须在生产图纸上描出每一处积水地点、范围、积水量、水源、通道、与邻近积水区的水力联系等,设计探放水方案,制定相应防治水管理办法。
在暴雨来袭前,含春矿提前做好准备,安排人员进行护堤、护坡,在天气好时及时修筑挡水坝,安装排水管线。安徽淮北矿区铁运处——防汛物资速达第一线近日,管理国内自营规模最大地方铁路的安徽淮北矿业集团铁运处,已按防汛物资储备标准,对到期、失效和消耗的物资及时更新补充,确保了防汛物资质量和数量。天湖山能源公司含春矿——井上井下安全两不误福建近日连降暴雨,为保证矿区安全,6月15日,福建天湖山能源公司含春矿召开了防洪防暴雨紧急工作会议,确保井上井下安全两不误。以充电电筒为例,为保证电瓶电源充足,工作人员每周都要为其充电一次,一个月还要试用一次,以确保汛期正常使用。
同时,为防止物资受潮,工作人员在所有储备物资底部都铺了防潮垫层,并在其顶部进行了苫盖。淮矿集团铁运处防汛物资储备仓库还在大门口设立了三道功能各异的门,其中最外层的大铁门是用来防盗的,中间一层卷帘门是防尘的,至于最里面一层只有一米高的门,则是仓库进行通风时防鼠用的
但是,煤炭也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代替另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前景有多广阔还很值得怀疑。除了南非沙索公司间接液化技术投入了工业运营外,此前没有哪个国家在煤制油市场推广获得大的成功。
不合理的煤化工规划将会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其中,神华、潞安、伊泰均已顺利投产出油,沙索宁夏煤间接液化项目也已上报国家发改委。二战后,世界上大量石油的发现和开采,使煤制油工厂失去竞争力并关闭。无论是煤制油,还是煤制气,都存在着巨大的投资风险和环保风险。煤制油项目面临的巨大环保压力是各方争论的焦点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由于石油紧缺,德国就开始研究煤制油技术。
从理论上讲,煤制油是用一种资源代替另外一种资源,在转化的过程中,必定会有其他资源的耗费。据了解,目前壳牌、埃克森美孚、BP等公司都在开发煤制油项目,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在考虑开发煤制油项目。
我国富煤少油,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原油进口量逐年攀升。正是由于石油资源的紧缺,人类开始探索一系列替代石油的可能路径。
数据显示,按照目前煤制油中的直接液化工艺,每生产1吨成品油,同时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石油化工行业的7倍~10倍。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规范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级地方政府不得擅自核准或备案煤制天然气项目。
因此,专家认为,从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角度考虑,也应该努力想办法,从多元化出发,解决能源长期可靠供应问题,而煤制油是可行途径之一。一段时间以来,煤制油项目备受各国关注。只有在油价很高的时候,煤制油才具有相对的经济性。煤制油要想成为未来中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实现商业化大规模生产。
叶智刚认为,煤制油项目目前最大的发展瓶颈是成本问题,而项目是否具有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油价格。目前,这个项目已获得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批准,中海油将持有项目的51%股权。
今年4月,神华集团总经理张玉卓在世界煤制油大会上介绍说,如果国际油价在当前的84美元/桶~85美元/桶,煤制油就可行,如果低于35美元/桶,那就要考虑煤制油项目的地质、投资、原料成本、煤炭、人力资源等因素。二战前,德国已建成17个工厂,生产420多万吨汽柴油。
6月初以来,中外合作的煤制油项目成为多家媒体跟踪报道的焦点。对煤制油经济效益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原油价格,二是项目投资额,三是原料成本,主要包括煤炭、水、电。
神华集团陕西榆林煤化工项目组项目经理叶智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是产煤大国,在我国开展煤制油、煤化工项目有着显著的优势。从我国整体能源战略层面考虑,这些技术都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和长期效益,但是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商业化大规模生产。17年间,我国进口原油增长21倍,每年花去大量外汇。近些年,我国煤制油产业一直是在矛盾中前行,国家对煤制油项目采取积极支持、谨慎推进的态度。
同时,也不能盲目发展,要控制一哄而上的局面,以免出现类似于风电、多晶硅等产业产能过剩的现象。其中,我国的煤制油项目是最多的,主要有4家——神华集团、兖矿集团、潞安集团和伊泰集团。
直到1973年,中东实行石油禁运,油价暴涨,这时,大规模的煤制油研发又掀起高潮,美、日、德纷纷投巨资研究,并建设了试验工厂。因此,我国应保持煤制油技术的研发,把这项技术作为战略储备,为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在油价大幅上涨或突发事件发生时,为我国能源供应提供一定的补充。
我们认为,如果煤制油项目选择适当的地质、CCS(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等降低成本,就和石油成本有竞争力。而目前,我国煤制油项目规模都还比较小,能源利用效率较低。